”曾经的南沙河可不是这样2001年2月,山西日报刊文《何日治理南沙河?》文章直言,横穿市中心迎泽区的南沙河,应是市中一景,“然而,近十几年,长年污水横流,烂纸满槽特别是一到夏天,更是臭气熏天,令两岸居民难以忍受……”除此,让高吉林记忆深刻的,还有河两岸的拥堵“路窄,会不了车,有时一堵就是大半天”当地对南沙河的治理,其实从未间断2003年开展河道清淤和垃圾清除;2004年至2009年,整治沿河道路,设置绿化带等;2012年,再次整治河道污染……“河道加固了,垃圾又需清除了;垃圾清除了,交通又堵了;交通状况改善了,河道的垃圾又堆满了”高吉林回忆说,南沙河治理一度处于“今天修这块,明天修那块”的状态,“缝缝补补,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反复整治,却难治好,关键原因在于‘九龙治水’,整体推进不力”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邵社教分析原因,南沙河治理过程中,各家单位“各走各的项目、预算,钱多就多修一些,钱少就少修”工作安排各按自己的节奏推进,“今年市政部门要加固堤坝,明年水利部门要疏浚河道、环保部门要铺设污水管网,再过两年交通部门又来改造沿岸道路……”前期施工如此,后期管理也不例外以垃圾清理为例,当时南沙河河道内的垃圾清理属迎泽区河道管理所负责,河堤上的垃圾清理则属太原市市政管理局河道管理处负责,距河堤不远处的垃圾池,又归环卫部门管河堤及附近垃圾池内的垃圾清理不及时,都有可能掉入河道内迎泽区河道管理所副所长李红刚感慨:“别看就一条河,治理涉及城管、环保、水务、住建、交通等多个部门各家发现问题时间不一样,资金使用安排侧重不同,就会出现反复整治、效果不佳的现象”避免头痛医头,惟有通盘整治、提前布局、综合施策2014年,太原市启动南沙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坚持整体推进:市委和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拿出20.9亿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南沙河整治,不再靠各单位项目资金“小修小补”;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河道治理,供暖、电力、市政污水管网等配套,道路交通建设等同步实施,一体化推进,不再“零打碎敲”“各自为战”;压实责任,全长21公里的南沙河被分成39段,省、市、区、街道办、社区五级河长责任到人,负责河道清理、管理维护2017年底,南沙河整治完毕同年5月,在南沙河综合治理改造中探索形成的经验基础上,太原市决定同步启动其余“八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58亿元,从河道治理到两岸的管网铺设、绿化带和快速路修建,一年时间,一步到位作业高峰时,“八河”沿岸近百家参建单位2.6万人协同配合,机械设备24小时运转控 污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河道沿线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太原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师,不久前在汾河景区南内环桥东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消息一出,马上在他的摄影好友圈引起轰动“白尾海雕多活动于江河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对水质要求很高
”在高秋生看来,珍稀鸟类的重新出现,是汾河水质提升的一个佐证监测数据显示,今年8月,太原市3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6个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83.33%今年1至8月,汾河水库出口断面达到一类水质,汾河太原段出口的温南社断面氨氮浓度和总硫浓度较去年分别下降85.13%和55.83%“‘九河’综合治理对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提升产生了直接影响”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许德茂表示,过去,汾河太原段的水质多半跟“九河”相关“上游二类水进来,‘九河’河水汇入后,下游劣五类水出去”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质,“九河”治理是“牛鼻子”治河先治污,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是关键许德茂粗略估计,“九条河,沿岸排污口1000多个,有的先前已经在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中完成整治,但仍有一部分尚待排查、整治”“不少排污口都很隐蔽”许德茂说,有的排污口藏在杂草、土堆下,如果不是正在排污,很难被发现对此,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顶桥项目部项目经理李艳星感受颇深李艳星和同事们与环保执法人员协作,对公司所承揽的小东流河施工标段排污口展开排查,就发现了“漏网之鱼”“所有查明的排污口都已封堵或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了,但先前临时修建、用于施工期间截留不明来源河道污水的临时蓄水池,一天还能进两三立方米污水,这说明还有排污口在偷排”南北向的铁路桥从小东流河上方穿过,李艳星等人花了几天时间,终于在铁路东侧的水草下方发现一个管道,“咕嘟咕嘟”冒着白泡他们就近摸排,把目标锁定在铁路西侧的一家建材厂隔着一座铁路桥,铁路西侧的建材厂怎么会在铁路东侧排污?一行人找到建材厂负责人,对方见是来问排污口的,敷衍搪塞:“我们没有污水口”“我们是来施工的,就想确认如果是咱们的排污口,这次就一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李艳星好言相劝,但对方就是不松口李艳星就带着大家“挖地三尺”搜寻这一挖,真的在铁路另外一侧挖到连接管真相大白原来,这家建材厂怕被发现,特意把排污管道绕了个“U”形,下穿至铁路另一侧经明察暗访,“九河”沿岸千余个排污口被一一找到并实施整治而在许德茂看来,排污口整治只是第一步,“还要铺设、完善市政污水管网,推进雨污分流”“以小东流河为例,原先沿岸雨水、污水走的是居民自建的简易雨污混流管道,经常淤堵改造后,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河道后汇入汾河,基本上解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太原市小街巷综合整治改造中心主任费翔介绍小东流村村民李全喜感触很深:“以前,这个河道里,黑泥浆、垃圾啥的都有,到了夏天都不敢开窗户”如今,经过雨污分流改造,李全喜家的窗户终于能打开了以往,“九河”沿岸每天产生的约20万吨生活污水,大多直排河道;如今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实现了全收集、全处理“‘九河’治理完成前,太原市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接近满负荷运转”太原市水务局三级调研员侯俊林介绍,在“八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同时,太原市汾东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历时一年,日处理15万吨生活污水的一期工程完工;今年5月底,日处理20万吨生活污水的二期工程也已投入使用记者近日来到汾东污水处理厂,除臭风机不停运转,这里并没有预想中的异味刺鼻污水处理,全程要经过约20个小时的严格净化“污水经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将肉眼可见的颗粒物完全过滤,再通过膜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净化处理后能达到四类水水质,可作为生态景观水使用”康达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造中心副总经理郑学彬介绍山西太原市小东流河综合整治前张 建摄山西太原市小东流河综合整治后 张 建摄扮 靓中水回流再利用,两岸长廊披绿衣在汾东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哗哗水流顺着中水管线奔向不远处的潇河潇河是汾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山西昔阳县,于太原境内注入汾河过去除了7、8月份的汛期,潇河中游以下经常断流从去年冬天开始,沿河居民惊喜地发现,潇河水到冬春季节也一样流淌“现在,平均每天有近30万吨再生水通过管道进入潇河,为潇河增加径流量提供支持”太原市排水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张晨说在河流综合治理管线铺设时,太原市前瞻性地铺设了中水管线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工委副书记武卫华说,处理后的再生水流经中水管线,可回用于汾河河道的水体补给,“实现综合利用,水量反哺,也有利于提升汾河水质”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还要让风光美起来过去,“九河”沿岸或多或少都存在环境、交通拥堵等问题,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丽娟介绍,太原市在整治“八河”河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快速交通、绿色长廊”的目标“市政管网铺设等,把‘底子’打好了,我们的任务就是给河道沿岸做‘美容’”太原市园林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刘廷玮介绍,“‘美容’不一定要多‘高大上’,但一定有标准,不能乱动刀,严格按相关环保要求操作,并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修建景观”85岁的张金柱,心里一直种着一棵槐树这棵树约有10米高,绿荫帮往来的人们遮挡烈日隔三差五,他就踱过去看看那棵树张金柱说,看到这棵树,他就看到了家张金柱一家1952年搬到太原后,跟着老乡来到北沙河沿岸“紧挨着河边盖了两间房,就在这棵树的西边”有一年,房子被洪水冲毁,他又找到“地标”老槐树,重新盖房生活现在,张金柱已经搬迁到附近的小北关社区河北里花园小区,河道旁的房子已经拆除北沙河改造的时候,他还担心那棵老槐树,特意去问了社区主任孟庆玲“放心吧,老树留着呢
”孟庆玲笑着回答刘廷玮说:“有的河道两旁本来就有树林,我们就尽量在原树林位置改、扩建绿化带,使其维持原貌如果与河道拓宽、快速路设计发生冲突,也不能‘一挖了之’,而是通过移植的办法,让它们换个地方继续生长”虎峪河沿岸西华苑社区旁的那片小树林,是韩心爱一对双胞胎女儿从小最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因沿岸快速路修建,俩孩子非常关心小树林的命运,经常打电话问我情况”作为西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韩心爱也不愿看到小树林被毁,“经过沟通,小树林的树被移栽到了附近公园”针对防汛要求,各条河道的生态景观还分为城区段和城乡段汾河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广同介绍,城区段景观为自然活力型,植物以千屈菜、水葱、灯芯草、鸢尾、香蒲为主;城乡段景观为郊野生态型,植物以涵养水源的芦苇、灯芯草、香蒲、蒲苇、三棱草等为主今年4月,从玉门河两岸快速路经过的太原市民眼前一亮:道路下方的河道两侧,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香气扑鼻,如一条彩带一直接到了玉泉山南麓这是太原市玉泉山管理有限公司主动投资种下的公司董事长张俊平是一名退役军人,2009年起,他带领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同事们,扎根玉泉山,用10年时间将这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改造成了森林公园然而,玉门河改造之前,路不好走,“市民们来一趟玉泉山,至少要花1个小时”如今,沿着整治后的玉门河快速路,借道西中环快速路,十几分钟便可到达张俊平主动与太原市万柏林区水务局对接,经对方同意后,组织绿化工程队清除了河道杂草,并在10公里长的河道旁种植了油菜,吸引更多市民上山观景武卫华介绍,近年来,“九河”两岸沿线新增快速路184公里、雨污水管线326公里、高架桥25座、下穿通道151处,以及250万平方米的绿色景观带顺着武卫华手指的方向望去,风峪河河道挡墙外侧的健身步道,行人如织,河道两岸栽种的金叶榆、黄栌、白蜡等树木,郁郁葱葱,苍劲挺拔复 流高标准源头治理,推进“九河”丰水复流今年汛期,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管辖范围内的3条河流水量不小“北沙河、北涧河、南沙河,3条河都流经郝庄镇”防汛期间,郝庄镇河长办公室负责人宋建清几乎每天都要走一遍前些天,宋建清在董家庄村附近巡查时,发现村东200米的路上有一段路面塌方塌方路段再往前,水在路面肆意流淌宋建清心里咯噔一下:“水从河道里漫上来了”经过综合整治的南沙河修到了水峪村,几乎靠近南沙河源头但董家庄村位于南沙河源头地带,这里仍是自然河道“经过排查,有人往河道里倒了建筑垃圾,把河道堵了将近一半,降雨量一大,水就爬上了路,造成了塌方”宋建清随即向区级河长办公室上报,第二天区政府协调交通部门抢修,“随后我们与市政部门对河道进行了清理,确保源头畅通,并向执法部门报案,加强沿线巡逻”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九河’大部分河段的河道污染、防洪、交通、绿化等问题已得到解决,接下来将通过源头水库清淤、堤防加固等,根治‘九河’污染问题,并从源头上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武卫华介绍,目前虎峪河、九院沙河源头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展开7月21日召开的太原市委全会提出,要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其中,在系统治水方面,提出了加快“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九河”复流,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坚决防止黑臭水体反弹等举措“太原市将持续深化和提升‘九河’治理成果,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高标准开展清淤除污、河道疏浚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推动汾河太原段实现水秀、河畅、岸绿、景怡,为一泓清水入黄河创造有利条件”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表示许德茂介绍,过去“九河”多是季节性河流,每年好几个月都处于干涸状态,“如今综合整治为下一步清水复流打下了基础”不过,目前对“九河”复流水源等问题,仍在研究、论证中从长远看,“九河”复流只是汾河综合治理的一部分2019年4月,山西省河长制工作暨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推进会强调,要把“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作为攻坚目标“全力抓好铁腕治水、生态调水、改革活水、高效节水、强力保水‘五策丰水’,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实现天蓝、地净、水清”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说(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