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跳水式降价感觉自己成了冤大头
”近日,“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跳水”屡屡登上热搜记者发现,以“美容仪”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黑猫上的相关投诉有3400多条,相关问题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引发热议,讨论内容以价格、质量和服务问题为主消费者反映:商品大幅降价,疑似存在欺诈行为“2023年11月,我在直播间购买了初普金矿美容仪和奇迹美容仪套餐,价格为3599元近期发现相关商品大规模降价,让人无法接受金矿美容仪在2024年1月直播间售价为1299元,奇迹美容仪在2023年11月至12月的售价更是低至699元”消费者顾女士认为,商品价格短期内即出现大幅下跌,感觉当初购买是受到了商家欺骗,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苗女士表示,她购买初普美容仪才短短几个月,价格就从原先4159元降到699元,这虚标的产品价格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维权?美容仪大幅降价引发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不仅仅是初普这一个品牌消费者王女士表示,自己于2022年11月花费2180元购入了一款觅光美容仪,近期发现同款产品全部在以699元的价格售卖,让王女士直呼“心碎”记者近日打开电商平台,知名家用美容仪品牌多在进行大促销活动,让不少想要购买的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本来看中了一款2000多元的家用射频美容仪,没想到上周再看,一下降到600多元了,再一搜,原本三四千元的商品都降到千元左右了,有点全场清仓大甩卖的感觉,让我不知道该不该现在买”刘小姐告诉记者记者调查:新规落地在即,仍无企业获证慕苏“小光锥”在淘宝旗舰店的售价从1699元降至699元;觅光一款射频仪从5099元降至2729元;极萌“大熨斗”从3366元降至1619元;OGP射频仪由4399元降到1188元,射频美眼仪清货价仅为399元……“跳水式”直降、“腰斩式”打折,市面上的射频美容仪产品近期正在抓住最后的清仓时刻某品牌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天猫客服告诉记者,射频美容仪近期大幅降价的原因是由于4月1日医疗器械新规要实施了,以后没有证的仪器就卖不了了,品牌需清理库存记者了解到,天猫客服所说的新规是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而在2023年4月,为进一步规范射频美容设备的管理,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已发布了《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明确了适用范围、注册审查要点等据介绍,此前市面上售卖的家用射频美容仪大多未被列入医疗器械范畴,而是按照小家电标准进行监管这也意味着,新规实施后,现有的射频美容仪将无法进行销售然而新规实施在即,记者了解到,至今尚没有一家品牌企业拿到相关医疗器械证科学技术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临床试验备案情况公示》显示,目前仅有四个美容仪相关项目,涉及品牌有花至、雅萌、OGP时光肌及觅光对此,天猫OGP旗舰店官方客服告诉记者:“4月起,店铺将先下架射频仪,预计会在年底成功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资质,届时将重新上架新产品”花至首席产品官申迅表示:“在拿到证之前,将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无法销售射频类产品”天猫觅光旗舰店官方客服则表示,觅光是国内率先布局家用射频美容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企业,有望成为行业首批获证企业天猫雅萌旗舰店官方客服也称,目前申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专家观点:大浪淘沙,市场应更理性合规回望这些年,各大美容仪品牌凭借强势营销,占领着国人的化妆台但在家用美容仪销售火爆背后,产品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亦曾发生此前,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就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导致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新规的发布,正是把危险系数较高的射频美容仪关进了监管的“笼子”里针对近期消费者投诉品牌美容仪降价后拒绝补差价、线上线下差额较大等相关问题,业内资深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如果相关美容仪品牌消失或者退出中国市场,消费者无法找到商家时,就后期产品质保及权益保护等问题可联系相关网络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家用射频美容仪这类新兴产品,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产品价格亦可能虚高,加之网络交易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使得监管部门对价格违法行为监管困难”该律师表示,经营者会比消费者更了解产品和市场的情况,如果经营者在经营成本和供求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大幅降价,则降价前的定价可能存在违反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合同显失公平,消费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新规在即,忙于清仓的美容仪企业也站在了“十字路口”,要不迎头直上申请相关资质,要不就此打住转战其他美容仪赛道业内人士指出,第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管控最严格的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全流程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等整个申报耗时久、成本高,通常走完全套流程需要3至5年时间,花费四五百万元新规将射频美容仪纳入医疗器械管理,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和监管力度,有望提高产品安全性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