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是面中部最具有美学特征的重点器官,临床上常见患者鼻部有色素痣等良性肿物及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修复效果直接影响着面部的外观和形态
由于鼻部皮肤厚、弹性差、活动性差、油脂分泌旺盛,极易发生感染,传统的边缘游离缝合、皮肤移植等措施均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此类创面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皮肤外科蓬勃发展,双叶皮瓣在皮肤外科尤其是鼻部皮肤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病例患者为79岁男性,肿瘤位于鼻尖部,术前已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基底细胞癌
美容外科张鹏医生沿肿物边缘外扩2mm画线,局部麻醉后设计切口
肿物切至真皮深层,快速冰冻病理显示边缘及深切缘未受浸润为止
止血冲洗,测量创面达18mm,直接缝合或者植皮均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美容外科主任王媛媛建议行双叶皮瓣修复创面
术前术后即刻术后一周拆线术后一月沿缺损外侧缘、缺损的切线位置上,先设计第一个邻位皮瓣,考虑皮瓣回缩及旋转时会丢失部分长度,设计皮瓣的长度较创面等大或者大10%左右、宽度与创面基本一致
缺损长轴与第一个皮瓣的长轴夹角在45°左右
然后在第一个邻位皮瓣的上部、鼻背部附近,设计修复第一个皮瓣区的第二个皮瓣,该皮瓣面积约为第一个皮瓣的1/2~2/3,呈长条形,远端呈尖端,便于将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
两个皮瓣共用一个蒂部,蒂部位置以方便旋转及尽量保留足够的宽度为原则,以保证皮瓣血供
在无张力情况下用6-0丝线间断缝合,加压包扎
注意观察皮瓣血运,每日或隔日换药,修复后1周拆线
患者皮瓣的血运好且成活
皮瓣的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差别较小,切口无明显瘢痕
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患者及家属对修复后鼻部外形、功能与美观程度均满意
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时,除了要考虑患者的创面覆盖,还需要顾及患者创面修复后的患处美观、器官功能等情况
双叶皮瓣是一种局部旋转易位皮瓣,双叶皮瓣已广泛临床,尤其对于鼻尖或鼻下1/3部分的缺损,其修复效果较理想
双叶皮瓣优点:皮瓣的色泽、质地、厚度与受区相近,具有旋转灵活、切口瘢痕不明显、愈合后较平整等优点,且不会产生明显的继发畸形
另外鼻部血供丰富,在形成双叶皮瓣时不必刻意考虑血供来源
双叶皮瓣缺点:造成2个继发缺损,皮瓣相对较大,而蒂部相对较小,血运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皮瓣设计时遵循保障皮瓣血运兼顾美学修复的原则,蒂部不宜过窄、尽量与血管走向平行,设计在容易旋转的部位
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肿物切除术后的创面,皮瓣血运有保障,外观痕迹不明显,无器官明显变形,临床效果好且操作性强,是修复鼻部缺损的优选方法之一
专家推荐王媛媛美容主诊医师眼科学硕士美容外科主任【专业特长】 擅长眼部整形美容,皮肤外科精细美容缝合,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治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从事临床工作13年,基础理论扎实,对眼部整形美容的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对皮肤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有一定的见解
先后多次参加全国皮肤美容、整形美容学术会议交流
【学术任职】山西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委员会委员,长治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
张鹏副主任医师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硕士【专业特长】从事皮肤性病诊疗工作10余年,擅长雄激素性脱发、斑秃、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痤疮等疾病的诊疗,皮肤良恶性肿瘤、色素痣的外科治疗及毛发移植
【学术任职】第一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科委员会专家委员、第二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人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性学会第四届性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
科室推荐美容外科共有医护人员3名,其中美容主诊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硕士1名,本科2名
主要开展各类整形美容手术及肉毒素注射祛皱,包括重睑成形术,泪腺脱垂,眼袋整形术,开眼角,眼睑内外翻,上睑下垂,斜视矫正,老年性眼睑皮肤松弛,提眉术及眉畸形矫正以及各种眼部肿瘤、畸形矫正
皮肤病理检查诊断,瘢痕切除整形,皮瓣移植,色素痣、皮脂腺痣的治疗,婴幼儿胎记的手术治疗,面外伤精细美容缝合,腋臭微创治疗以及各种皮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切除与整复等
科室定期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外科、毛发移植专家杨淑霞教授坐诊,行皮肤外科手术,定期邀请山大二院眼科主任武耀红教授坐诊,进行眼部整形美容手术
科室秉承“以诚信为本,审美与技术齐头,严谨与创新并进”的理念,追求精致与和谐的审美标准,力求为广大求美者提供正规、满意的医疗服务
(来源: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责编:张文卫)
长治恶性肿瘤巧用容颜二院皮肤(长治皮肤恶性肿瘤创面美容外科) 眼唇美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