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面部穴位图头面部穴位图头部背面穴位图头部正面穴位图头部侧面穴位图二、所用穴位简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四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
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印堂: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左右各一
大迎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人中:上唇上方正中的凹痕
又名"水沟穴"
承浆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四白穴:本穴在目下一寸
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听会穴:位于耳屏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三、【准备手法】:按百会穴、四神聪、上星、神庭、头维、印堂、翳风穴、风池、风府各1分钟,揉大椎、拿揉肩井各3分钟
以上手法具有: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等作用
四、【治疗手法】:1、两手食指扣太阳、中指扣颊车,无名指扣大迎穴,用左手大指端直顶住承浆穴,右手拇指端直顶住人中穴,两手拇指端同时分拨人中、承浆两穴
图12、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仍照第一式穴道扣住不动
如口眼歪斜向左边者,右手拇指指端捺住左眼下承泣穴不动,用左手拇指端捺住右眼下四白穴,分拨其筋
再将右拇指端捺 住左四白穴不动,用左手拇指端捺右眼承泣穴,分拨其筋
(如图2、3)图2图33、如口眼歪斜向右边者,左手拇指端捺 住右眼下承泣穴不动,用右手拇指端捺住左眼下四白穴,分拨其筋,再将左拇指端捺住右眼下四白穴不动,用右手拇指端捺住左眼下承泣穴,分拨其筋
(如图4、5)
图4图54、两手食、中指、无名指分别按压太阳、颊车、大迎三穴不动,然后用两手拇指分别拨弄两攒竹穴各10-20次
(图6)
图65、用两中指按住两太阳穴,同时用两拇指(叠加,左拇指压于右拇指之上,或右拇指压于左拇指之上,亦或两指并排,均可
只是存在轻重之分,用那个方式,这完全由患者病情决定
)由印堂穴向上推送到发际的天庭穴(神庭穴)三次
如(图7)图76、接着用两手拇指,从左右两攒竹穴,缓缓按过两眉毛到太阳穴,其余四指附于脑后,然后两大指微按太阳穴
如(图8)图87、食、中、无名指及小指放于脑后不动,接着两手拇指,从两太阳穴推至两耳听会穴
如(图9)图98、接着用两手拇指和食指上提两耳轮,以食、中指按在两耳后
如(图10)图109、两手拇指分放于两耳垂前,食指放于两耳垂后
然后,两手拇指和食指合力按压两耳垂从上至下,各10-20次
如(图11)10、右手扶住头顶
左手掌根放于健侧,拇指放于太阳穴
以掌面在面部反复揉按4-5次
图11《注》:【注】:每次按摩1-2次,并嘱患者每日自己按揉面部,以助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
中医处方:《牵正散》:《处方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制)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
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加减法》:急性期加羌活、防风、当归、赤芍、香附
表虚自汗者去羌活、防风、加桂枝、黄芪,内热自汗者,去羌活、防风、加夏枯草、菊花等
西医治疗:口服:维生素B120 mg、三磷酸腺苷40mg.,每日3次
维生素B12,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
2014年夏天,我去北戴河度假
在火车上遇到,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与我在同一包厢
我见老太太嘴歪向左侧,右眼流泪且不能闭合
问为什么不去医院看看?老头回答说,看了,医生给开了些维生素B族药和眼药水,就让我们回家了,说是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可用药到现在,已经两天了,也没见好
我见状对老太太说,我是学中医的,要不我给您按摩试试?……我给老太太治疗用的,就是这套手法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的症状减轻了大半
夫妻俩很是高兴,我说如果针灸的话,治疗效果会更好
可老头回答说,老太太怕针灸,我这才明白,老太太病为什么会拖至两天不愈
闲聊一会后,告诉她要口服牵正散,内外同治效果会更佳
随后,我把我老师杨金山教授的名片,留给了他们
因火车到站,我急忙拎着行李箱下车,我还未走到下站口,就听见有人在喊我,我转身一看,老头满脸感激地,拎着一袋水果追了过来
……有时候,病人的要求非常简单
对解决他们病痛的医者,心存感激
歪斜脏腑对口(歪斜脏腑拇指对口不动) 颈部护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