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泽江(接上篇)南 疆汽车穿过思茅坝,就进入群山深谷中
到一条密林深山沟处,甘雨润对我们说:“这里是62医院,和我们139是一样规模的,只是62是驻军医院,139是野战医院
”听了甘干事的介绍,我心里想:驻军医院都在这山野深沟里,我们去的139野战医院环境就可想而知了
车到了普文,甘干事对我们说,从这里就进入美丽的西双版纳了,他给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州的地理、人文、民族等情况
西双版纳是12个坝子的意思,她辖三个县即景洪县、勐海县、勐腊县
主要民族是傣族,所以西双版纳是傣族自治州
普文,是从内地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个大坝,属热带风貌
普文,布朗族名普腾,肚疼,一名多写
古时,一名布朗族孕妇在河边肚疼分娩,由此得名肚疼河,此地因而得名“肚疼” ,布朗语的肚疼发音和汉语普文差不多,所以演变为今天的普文
国道213线昆洛公路横穿普文坝子,是思茅到勐腊、景洪、勐海的必经之道,也是云南走向东南亚各国的通道之一
普文肚腾河桥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设有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的车辆和行人实施必要的检查,连部队的车和军人,一个也不放过
因为从这里起,就进入了边疆,就可去越南、老挝、泰国、柬甫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了
卡车驶过普文坝子,公路就进入热带原始森林
在贵州到处是光禿秃的山,一下进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真令我们兴奋和心情舒畅,热带雨林风光美不胜收,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山都令人赞叹
下午3时,汽车走出密林,一个大田坝突现眼前,豁然开朗
甘干事告訴我们:“这是西双版纳12垻之一的小勐养垻”
▲西双版纳野象谷傣语"勐养"意为"鸳鸯坝地方"
在坝子中心公路交丫口,是109兵站食宿加油站
由于老挝、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处于紧张阶段,从内地开往前方的部队较多,食加站没了住处,当晚我们被安排在兵站机关旁边的一间空砖房里住宿
这个季节,在贵州还是冰天雪地,而西双版纳己是鲜花遍野,稻花飘香
睡觉的房间,里面堆满谷売,将白床单铺在谷壳上,躺下去刺得周身痒
外靣稻花喷香、热浪未减
加上明天就到我们参军的第一站……139野战医院了,我心情激动,无法入睡,只得走出门,欣赏这南国的夜景,直到凌晨3点,才回到房间躺下,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西双版纳的天,早上5点钟就大亮了
5点半,我们被叫起床,去食宿加油站吃早餐
然后,车又驶进热带原始森林,在白云密雾间翻山越岭、跨河过江
中午12点到达小勐仑,车停下来吃午饭
“勐仑”系傣族地名
“勐仑”即意为柔软的地方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巡游经南仑河头时,坐到一块石头上休息,有感地说:“这里的石头好柔软”,故得名
古为一土司地
小勐伦属勐腊县一个公社,位于勐腊县城西北,距县城60千米
澜沧江水系的罗梭江水平静的围绕着小勐伦,葱葱的油棕,婷婷的槟榔,如诗,胜画
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创建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勐伦小镇隔罗梭江相望
岛上荟萃了3000多种世界各地的名贵植物
罗梭江上架有一座铁索桥,甘干事允许我们到桥上走一走
铁索桥晃晃悠悠,桥下江水滔滔,令人心旷神怡
正当我们在铁索桥上玩得正欢时,集合哨音响了,我们流连忘返、魂牵梦萦,久久不愿离开
车又继续在原始热带雨林中飞驰,昨晩因沒睡好,从小勐伦出发不久我就昏昏入眠
不知过了多久,陈思玉推醒我,说快到139医院了
大约是下午四点来钟,车在一棵大榕树脚开往左拐的公路
甘干事对我们说:“已到勐腊了
这里是370(108兵站)部队机关,从这里拐进去大约一公里就到家了,大家打起精神来,医院首长和同志们正等着欢迎你们哩
”听说马上就到家了,我们精神一下振奋起来
我们要求停下车来在水沟里洗洗脸,我们不能让首长和同志们看着我们灰头垢靣,沒精打彩的吧?由于滇南大道全是沙土路,汽车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我们人人都像泥人,除眼睛外,整脸整身都被灰粉包裹着
甘干事很理解我们的心情,让车停下
我们就在370大礼堂前面的小水沟里洗漱,清洁清洁,整顿疲惫不堪的精神
我们已经坐了十多天的车了,需要面目一新
趁我们洗脸的时候,甘干事到路边370部队给医院打了电话,然后叫我们抓紧上车,说家里欢迎我们的队伍在太阳底下都站一个多小时了
大榕树下,一条大公路通往勐腊县城,通往东南亚;一条小公路岔向370部队和139医院
我们洗漱整装后,终于看清了每个人的真面目
大家兴高采烈,精神焕发
卡车从岔路囗驶进小公路,行程约四五百米,爬了个小坡,在370部队家属房前垭口上,甘雨润就叫停下车来,我们下了车,卡车就开走了
甘干事让我们排成两列,喊着一,二, 一,朝垭口下方走去
我们队伍刚走到一大片黄果林坡处,就听到前靣响起了锣鼓声,高音喇叭也响起来,正在广橎着热烈欢迎新战友的稿件
走下了小坡,只见一个木制大彩门,门顶端是闪着金光的毛主席头像
门柱上写着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蕩风雷急的对联,大门下方列着两排队伍,见我们走来,队伍呼起口号:“向新战友学习
向新战友致敬
”“热烈欢迎新战友的到来
”我们在甘干事领呼下也高喊:“向老同志学习
向老同志致敬
”当新兵队伍快到大彩门时,甘干事对我们喊了一声: “立定
”跑到欢迎队伍前列,向一个中年军人行礼,大声说:“报告院长,新战友安全到达”(后来我们知道那中年人就是李科成院长)
院长还了礼,领着几个军人向我们走来,向我们问好,同我们一一握手(后来知道是副院长张民杰、政治处周华庭副主任、医务处徐满仓副主任、院务处冯学俭处长及蔺孔章协理员等首长)
首长们与我们握手后就走在队伍的前头,引领我们穿过欢迎队伍
欢迎队伍随我们一直到通信班门前才停下
李院长对我们说:“新战友们,你们到家了
”又向欢迎队伍挥挥手,欢迎人群很快离去
首长们再次和我们握手,叮嘱说:“这就是你们的新家呀,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热爱她、建设她
”(未完,待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作者简介:余泽江,蒙古族,作家,笔名:詹育
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人
1968年11月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卫生员、政治干事、指导员、师政治部战地新闻报道组长、昆明陆军学校政治教官
1985年4月转业地方,历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秘书长
一生以爬格子为己任,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惜别凤颈桥》、《贤妻似镜》、《情已了》;纪实文学:《淬炼年华》、《山路弯弯》、《有故事的人生》等;编著《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密林一三九》、《七星闪耀》等大型文献;成书有《泽江获奖作品选》、《泽江散文集》等作品
2009年退休,现居住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社区
编辑:毛 秘《白浪情》
(西双版纳干事队伍医院部队) 洁面美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