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美容仪是不是智商税?”“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家用型美容仪真的有效吗?”关于上面的这些疑问和相关话题,此前已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热烈的讨论
搜索“美容仪”这三个字,可以看到小红书上有24万篇相关笔记,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0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达到了2亿次
众多明星、网红博主以及主播们都在做种草拔草、横向测评,虽然内容同质化严重,但测评中出现新品牌却是越来越多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2021年美容仪的市场规模达111.8亿元,智研咨询预测2026年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与美容仪器相关的企业超10万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在近5年内注册成立的
而资本也早早开始投注其中有潜力的玩家: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到现在,美容仪的融资事件有28起,从2021年到现在就有15起融资事件
不少国产美容仪品牌也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比如品牌AMIRO从2015年成立至今融资五轮,可思美已经历四轮融资,康铂、飞莫、茵菲斯、JOVS等品牌都融资两到三轮,足可见资本市场对于美容仪前景期望之高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美容仪主要分三大类:射频类、电流类和光照类
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对皮肤的真皮组织进行加热,促进胶原的合成,以达到皮肤抗老修护的效果
正规的医疗美容是保养皮肤很重要的辅助手段,医用美容仪功率大,专业性强,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这也使得其使用费用也较高
家用美容仪的市场售价要便宜很多,但它们一般功率较小(如射频仪功率只有10W,而专业射频治疗的热玛吉瞬时功率能达到400W),功效也差很多,需要长期使用才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家用美容仪并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范畴,针对其制定的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内容较宽泛,且不具强制性
在众多品牌中,近两年被资本方看中的更多是做射频功能产品的品牌,这一功能主要作用是除皱抗老,正对当下用户对于美容仪最大的需求,目前大部分品牌都在做的也是这一功能的产品
据悉,射频类产品通过热量加速刺激胶原蛋白产生,提高皮肤的弹性,能预防皮肤松弛,但长时间使用会使得皮肤变干泛红,使用不当可能容易烫伤
微电流类产品则是利用弱电流刺激肌肉和淋巴,起到收紧肌肉紧致皮肤的效果,短时间内能看到些许的效果
但是,这类产品一旦质量不合规就容易出现漏电问题,后果可大可小
多款美容仪被曝质量问题 产品涉及虚假宣传 目前高端美容仪市场主要以外资品牌为主,雅萌、宙斯、松下几家品牌就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售价基本在5000以上,部分甚至好几万
国产美容仪品牌发展时间较短,价格相对便宜,但门槛也得两三千左右
据相关调查,很多售价一两千的美容仪,其成本价也就一两百块,贴上品牌后溢价都在十倍以上
高端产品成本可能贵一点,但成本绝对不需要几千上万,全靠品牌溢价
 关于美容仪,近几年有不少品牌被曝出质量不合格、不达标,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图:天使茅茅微博曝光2万美容仪用了脸此前,中国家电网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曾联合开展了家用美容仪比较试验,评测对象为NEWA、雅萌、Tripollar等7个品牌的8款射频类家用美容仪
测试结果显示,初普Tripollar Stop Eye美容仪在使用时温度超过了63.7℃,存在很大的烫伤风险
为了更精确地模拟人体皮肤,工作人员还将猪皮预热到35℃,对该8款射频美容仪进行了常规条件下的温升测试
结果显示,该品牌美容仪在4个检测点的温度均超过70℃
2020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中披露了对市面上热销的Refa、雅萌YA-MAN、Notime等品牌10款美容仪的检测结果,其中有2款加热型美容仪温控不标准,易造成烫伤
此外,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去年评测了5款微电流型(没有发热功能)家用美容仪和5款电离子型(带发热功能)家用美容仪样品,其中有2款电离子型美容仪样品的功能表面温度大小及均匀性测试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有可能会导致低温烫伤和灼伤皮肤真皮层的风险
近期,瓦丽葆(上海)美容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因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宙斯Dr.Arrivo24K魅影美容仪,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款共计150万余元
处罚决定书显示,宙斯Dr.Arrivo24K魅影美容仪被检查出标志和说明、结构、耐热和耐燃3个检验项目不符合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被判定为不合格
此外,一些美容仪商家产品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情况在行业内越发普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天猫missarrivo 旗舰店(缪斯)因利用虚假真人案例内容宣传 miss.Arrivo 缪斯升级款美容仪、幻影美容仪使用功效被罚2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缪斯(Miss.Arrivo)和此前宙斯销售不合格美容仪被罚没150万元的宙斯(Dr.Arrivo)都是日本阿狄斯蒂克株式会社旗下品牌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消息显示,因发布虚假广告,美容仪ReFa关联公司爱姆缇姬(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爱姆缇姬及其旗下产品ReFa曾多次卷入虚假宣传的事件中
2017年,公司因违反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推销商品进行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场监管局罚款1.5万元;今年8月,爱姆缇姬因发布虚假广告再度被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
此外,在2020年10月,爱姆缇姬旗下美容仪产品ReFa还曾因镍超标被央视点名
美容仪监管逐渐规范化从业人士认为,现在的美容仪市场就像当年发展初期的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品牌和山寨仿品一起竞争
但是,美容仪不像智能手机,它的研发依赖于在医疗美容线产品的技术沉淀、皮肤生理学的临床研究、产品临床试验的经验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产品都模仿日系家用美容仪
这些仪器头部普遍都加一串LED灯珠,以此暗示消费者光的皮肤生理学效果
但实际上,这种弱到可以忽略的能量,是不可能真正起效
此外,射频美容仪产品一直处在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之间的灰色地带
过去美容仪市场之所以乱象丛生,相关标准的不完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2013年7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曾发文明确,不用于医疗目的,仅用于面部清洁、去除角质、祛皱、淡化色斑、提紧皮肤的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尽管2018年我国曾发布《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用于监管美容仪安全隐患,但由于美容仪仍然属于新生家电,很多标准依旧按照小家电产品品类实施,目前大部分相关企业也无技术检测认证,行业部分标准一直都处于待完善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家用美容仪并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范畴,针对其制定的《GB/T36419-2018年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安全标准较宽泛,且不具强制性,这不仅让相关企业容易逃避监管,也让消费者难以辨别与维权
  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明确,三类射频美容产品将按照医疗器械管理
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明确,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知名品牌多款仪蓝海(品牌射频皮肤宙斯万元) 眼唇美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